第二屆國際藝術家節 參與藝術家
藝術家姓名 |
專長藝術領域 |
簡介 |
連結 |
王心佑 |
當代彩墨創作 |
「心內畫」創辦人、擅長即興融合墨的姿態與色彩,表現人的五感與心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王秀女 |
歌仔戲演員小生 |
鄉城歌仔戲劇團創立時的元老團員。鄉城歌仔戲劇團四度獲選為「台南市傑出演藝團隊」獎,他們以文化薪傳為目的,看戲、學戲、演戲,長久以來一直默默的耕耘,不辭辛勞,堅持為文化薪傳而努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王秀杞 |
雕塑 |
作品以鄉土、親情、童真為主題。雕像的表情動作,栩栩如生,一個農家子弟出身,作品充滿親情、鄉土氣息,樂觀又進取的台灣藝術界知名人士。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王迎春 |
油畫家 |
溫暖與感性的藝術家,目前為華園文創經紀藝術家,北京簽約藝術家。擅長從光影交織的生活細節中,捕捉趨於探索且深藏不露的神秘美感。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王致捷 |
畫家 |
擅於以水彩表現生活中事物與體悟,時常透過寫生方式闡述閱讀心中之所見,以畫筆代替相機捕抓剎那之永恆。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王振泰 |
版畫 |
專精平版版畫及水墨創作,將水墨的詩意和偶然性帶進複數性的版畫世界中。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王儀雄 |
油畫、插畫 |
從小就喜歡畫畫,鍾情於紙張的真實接觸所帶來的扎實感與趣味性,以及與真實材料的接觸,潛心於油畫、水彩等手繪技術的研究,並積極從事插畫、教授繪畫及油畫研究等工作。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包小娟 |
合唱團團長 |
民國94年擔任彰化縣教師合唱團團長迄今,曾受邀到美國、南非、加拿大演唱,將美妙的聲樂流傳到國外,充滿活力與朝氣。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包納德Bernard Bordenave |
法籍攝影家 |
1980年自法國剛踏入這塊土地,本只想短暫停留。走訪臺灣,在互動間,發現了臺灣人質樸熱情、富人情味;在巷弄間,看見了臺灣特有的文化藝術。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古秋妹 |
舞蹈 |
原住民泰雅族國寶級舞蹈家,天生具有音樂舞蹈的細胞,努力推廣音樂舞蹈教育,從民國84年起不但全台演出,世界各地爭相邀請演出或教學。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瓦歷斯.拉拜 |
視覺傳達設計、原住民文化與藝術 |
大學接受理工教育,出國留學轉攻人文藝術,開啟了他對母親賽德克族血統的文化認知。透過影像創作,為原住民關懷發聲。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白宗仁 |
水墨畫 |
現任亞東技術學院設計系專任教授,兼任亞太墨彩藝術聯盟理事長、中華兩岸文化藝術基金會副會長、筑墨水墨畫研究會會長、日盛藝術基金會董事、中華畫院秘書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何木火 |
水墨繪畫、書法 |
水墨行者何木火,首創「龍擘皴技法」,以心靈為主、龍韻為體,藉筆墨繪出蘊含禪意的大千世界,力破傳統固壘,另闢水墨新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吳世興 |
玻璃竹器製作工藝 |
玻璃竹器製作工藝家。自幼即對美術有濃厚興趣,軍職退休後,學習竹藝、琉璃工藝,運用繪畫能力融入琉璃藝術。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呂惠滿 |
歌仔戲演員小生 |
鄉城歌仔戲劇團團員。鄉城歌仔戲劇團四度獲選為「台南市傑出演藝團隊」獎,他們以文化薪傳為目的,看戲、學戲、演戲,長久以來一直默默的耕耘,不辭辛勞,堅持為文化薪傳而努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宋瑞和 |
水墨畫家 |
嶺南畫派畫家作品受到國內公家機構典藏外,也廣為中外人士收藏。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宋耀偉 |
書法 |
高雄市中華書道學會理事長,致力書法教材編寫、專題講座、書藝創作與文房收藏。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李品陞 |
水彩畫 |
藝術是文化的核心,也是發展的基石。愛護家園的一草一木就是為子孫造福,且讓我們攜手共進,珍惜居住在這塊土地,每一刻的幸福時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李秋麗 |
水彩畫家 |
李琇兒 |
畫家 |
知天命之年進入繪畫領域,繪畫經歷不長但很豐富,曾任南投縣美術學會第20屆總幹事,舉辦學會四十週年慶。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李賜鎮 |
西畫(油畫) |
李賜鎮老師以繪畫記錄生活,將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入畫,紀錄風土民情、山川景物, 傳達寫生當下的感動。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李憶含 |
水墨畫 |
長期推展融合中西藝術的書畫教學,具有豐富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並且專文撰稿介紹展覽特色與風格型態。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李檥蓁 |
插畫 |
擅長插畫、鄉土畫等,把鼎立高山懸崖的圓柏,喻為智者,其與環境永諧共存的生命中,卻時時刻刻不忘向下紮根,向上伸展,只要用心體會,就能感受其價值,展現台灣人純真、良善、美麗、屹立不搖的生命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辛澎祥 |
藝術評論家 |
林松茂 |
壓克力彩畫 |
對色彩有高度的的敏銳度與創造力,透過和藝術家交流、看畫冊、欣賞畫展,自學作畫。參與多次個展、聯展,參加日本國際未來展,榮獲「秀作獎」。將藝術帶入校園,為地方青年學子的藝術教育盡一份心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金英 |
彩墨繪畫、壓克力彩畫 |
多才多藝,除了繪畫、攝影之外,更擅長壓克力水彩的表現法。常用內在的感覺來省視外在的世界,試著敞開心靈去尋找一處毫無拘束的繪畫空間。愛旅遊的她,將感動遊藝於彩墨之間,抓住"剎那的永恒",化腐朽為神奇,與所有人分享 !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俊寅 |
水彩畫 |
我的繪畫觀是源自內心的感動,在生活中不斷的歷鍊與生涯成長,展現生命中的智慧與創作的勇氣。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珮慧 |
手作編藝 |
喜歡大自然喜歡廢棄物利用再生,用大自然的素材創作,最喜歡做燈,給人光明與無限希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朝尉 |
油畫家 |
復興商工校友會常務理事、臺灣北海岸藝術協會常務理事。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欽燦 |
音控師 |
Just Jazz Band音控師。Just Jazz Band於1992年成立,主要從事戶外音樂推廣。其宗旨為『提昇音樂文化及教育、促進爵士與音樂多元生活化、推廣本土音樂、戶外音樂推廣,深入社會各地慈善音樂公益』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進忠 |
書畫 |
字晴嵐,從事教育服務多年,教學之餘四處寫生創作,展現旺盛的創作活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進達 |
畫家 |
南投縣美術學會第20屆理事長,建國、南開科技大學助理教授,作品為國內外著名美術館典藏,受邀展覽數十次。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楚卿 |
形體、建築、數位設計 |
專長為領域設計創意整合,並開發高齡者科技產品設計,強調世代關懷的互動設計,創新應用與教學結合,發展創新教學。近年所研發之代間關懷互動設計「枕頭戰」,獲得國際史丹佛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優選獎及進入全球前八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林麗琴 |
工藝 |
邱瑞霞 |
書法 |
苗栗縣書法學會榮譽理事長、中國書法教育發展協會講師,有深厚的書法美學根基,專擅篆、隸、楷及行草各體。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邱鉦耀 |
音樂 |
吉他演奏家。目前為歌手藝人大型演唱會樂手技師、錄音合作、專輯製作、歌曲邀約以及音樂教學工作者。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姚淑芬 |
水墨藝術家 |
創作汲取各家之長,洞察水墨當代性、臺灣彩墨價值感及在地生活美學元素,充分轉化融會貫通形構獨特風格。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柯錦中 |
雕塑 |
善長於傳統文化創作,以現代雅緻的原木色系,搭配細緻的漆線雕,獨有的創作風格,讓傳統工藝有了新生命!現代雕塑,則以純真、寧靜、真善美為創作靈感!作品曾多次得獎,仍持續創作中。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柳清松 |
書畫 |
曾教導肢障者習畫,並茹素,造就今天多位的口足畫家。後以大自然為師,作品充滿活力與生命力。近年來,著迷於抽象畫,畫作有股不受節制的意念驅動著,有「如來神筆」之譽。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洪明河 |
水彩畫家 |
曾獲國軍文藝獎之油畫金獎與水彩銀獎,擅長人物速寫、水彩創作。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胡九蟬 |
水墨畫家 |
平素繪畫創作,研習國學、易經,為專業畫家、易學家。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胡復金 |
油畫 |
走過貧困的生活歷練,從天、地、人、事、物獲得滋養。沒有『技巧』不是『美』與『醜』,只在珍惜曾經擁有,讓它存在更久。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夏華達 |
佛畫、戲劇 (京劇) |
夏大師是目前碩果僅存、能歌能演的國寶級「乾旦」,也是畫佛名家,曾展出數十幅佛畫,希望能引領大眾領略「眾生平等」佛陀偉大之精神。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徐禎苓 |
文學創作 |
中國文學博士,創作型作家。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吳濁流文藝獎及地方文學獎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涂惠芳 |
竹編 |
竹編藝術家。作品以竹編籃為主,利用生長快速、天然環保的竹子,使用各式編法與不同媒材相互結合,增加作品的多樣性。平時從事國小美勞及社區竹編教學,對竹編藝術教育與文化之傳承,貢獻良多。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康原 |
作家 |
作家,天生就是要為卑微的人說話,以新詩的形式,呈現移工假日的生活,並以影像傳達移工的喜、怒、哀、樂。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立曄 |
藝術家 |
作品以社會關懷出發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秀琴 |
水彩畫 |
以內在心靈聲音創作,探索不曾被挖掘的秘密,我心即宇宙,盡情盡興揮灑,展開系列愛的主題。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育豪 |
篆刻家、壺藝家 |
喜品茗,做陶,並專研於香道,保持熱情,醉心藝事,隨心生活。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佩文 |
油畫 |
作品多以畫筆記錄生活周遭、大自然及四季晨昏變化的美好氛圍,留下感動的片刻光影,尤其在當今紛擾的環境中,得以短暫片刻的自我陶醉,在享受過程的同時,希望分享美感,引起觀賞者共鳴。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美雲 |
油畫 |
獲得多次的台陽徵件優選。常到校園演講畫家的故事,到偏鄉小學彩繪美化校園,《分享美、分享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振興 |
陶藝 |
對學術與技藝研究努力不懈,展現出對陶藝的熱愛,為追求心中完美的藝品,讓自己的技術更加提升,日以繼夜不斷的創作,認為缺陷也是一種美的展現,放到對的位子便會發光發亮,期望充滿樸實無華又有原創性的作品,讓大家欣賞!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敏浩 |
陶藝藝術家 |
陶藝以手捏陶為表現手法,造型純真,陶釉色澤敦厚。水墨系列以陶為題材,筆墨變化豐富且大膽豪氣,風格深具特色。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淑美 |
油畫家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授退休,現任中部美術協會及五月畫會評議委員,台陽美術協會理事、全國油畫學會理事,個展18次。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雪香 |
傳統藝術表演 |
錦飛鳳行政經理。錦飛鳳是臺灣最具代表性之傀儡戲劇團。享譽國內外,擁有百年歷史,肩負傳統戲劇文化之傳承與發揚。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貴菜 |
多媒體創作、木工藝 |
作品渉及木雕、泥塑、油畫、漆線畫多元的創作,以簡單的線條雕刻,搭配彩繪用色大膽,是其特色,如包包、高跟鞋系列、淘金包、淘鞋等作品。其創作媒材與技法,擴展到彩妝品、髮帶、木雕、安金、漆線、彩繪、柴燒陶等領域,完全隨性創作,逐漸成就自己的工藝創作世界。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毓國 |
西畫(油畫) |
凡是能讓我感動的,我就會將它入畫,可能是個人,可能是朵花,可能是一種氣息或是感覺.......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夢陽 |
水墨畫家 |
1988年開始經營清朝至民國初年名家書畫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張憲平 |
竹編藝術 |
第六屆民族藝術薪傳獎。文化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民族工藝獎」。人文氣息濃厚,跳脫民藝品,為竹籐工藝界名家。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莊玉明 |
油畫 |
臺灣青壯輩藝術家及評論家。畫風粗獷野逸,關注鄉土題材,充滿人文氣息,嘉義市美術協會理事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許柏彥 |
陶藝 |
「揉土捏陶入窯燒,投柴觀火沉迷煙,悟陶悟性入禪中,逍遙自在山林行。」推廣「陶禪」美化淨化人生。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許朝宗 |
工藝 |
從擔任陶瓷公司品管員、窯廠廠長,到1977年自己獨立營運窯廠,後續的每個十年自我成長計畫,如仿古青花瓷、晶瑩如玉的汝窯、仿古藝術瓷的描金、亮金、金彩系列作品、「鐵繡花」系列作品以及黃金雕塑與陶瓷的巧妙結合等作品,都能尋求製作的突破與創新。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郭林勇 |
油畫家 |
曾任立法委員、法務部政務次長的資深律師,因爲愛好藝術,與太太投身油畫創作也逾二十載,兩個身份並行不悖,人生至樂!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郭澄芳 |
攝影師 |
五十年來穿梭在大街小巷,捕捉霎那的美,人、物的各種神韻、情感、風格等,並記錄當代社會氛圍。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才崑 |
前衛書法家、藝評家、書論家 |
發現禪心與書心的密切關係,遂又埋首鑽研禪理,乃悟出疾速奔馳之當下的書行即是禪行,乃至由禪詮解抽象主義的新蹊徑。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永鎰 |
攝影家 |
攝影的創作加入電腦軟體後更有特色、多元性。近年呈現簡單就是美的藝術思維。於各種專業及商業攝影比賽中多次奪獎。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武雄 |
攝影、影劇導演 |
台灣影劇界攝影、導演級的資深前輩,長年參與電影電視拍攝製作,榮獲許多獎項。他多才多藝、幽默風趣,也是睿智慈愛的長者,受其教導過的學生,均感佩不已。在華視退休後,仍貢獻所學、提攜後進,作育無數英才。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芬芬 |
西畫(油畫) |
農村風貌、田野樂趣以及生活上點點滴滴的記憶,作品中充滿樸拙之美,讓農村間的生命力灌溉成為畫面上的張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冠清 |
水墨畫家 |
專門繪畫難得一見的四季花鳥、浮動層疊的雲海、急流淺灘及澎湃的瀑布水勢等,做為其生活點滴與心情紀錄。其畫風善於運用高彩度,來活化創作內容。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建年 |
歌手 |
台東市卑南族男歌手, 2000年打敗眾多唱將成為金曲歌王,出道至今多次獲得金曲獎肯定;過去服務警界,有「金曲警察歌王」之稱; 2017年9月卸下警員身分退休專心從事創作。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昱辰 |
油畫家 |
創作要忠於直覺,再加上經驗的累積,即能展現出藝術之美。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美麗 |
作家、策展人 |
展現另一種形於外的價值觀,重新省視傷痕所帶來的意義,讓疤痕也可以是藝術品,從烙印中看見「美麗」的自己。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若慧 |
水墨畫 |
從生活中擷取元素、化平凡為絢麗。看似不經意卻是經意,讓筆墨把感覺說出來。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純貞 |
西畫(複合材料油畫) |
善於將水泥、氣泡紙、木屑、布料等素材融入畫作中,簡單思維充滿內心情感,呈獻給觀賞者無限想像空間和生命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能梨 |
水墨畫 |
現任中華梨韻創作學會理事長。台陽美展銅牌、南瀛美展優選、中華民國國際藝協金藝獎、中華民國青溪美展第一名、中央美展第一名、第四屆海峽杯國畫一等獎、海峽兩岸名家作品展金獎。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淑娟 |
古琴家 |
從事古琴教學,常於雅集、音樂會中演出,更多次赴北京、重慶、天津等地演出與古琴學術研討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惠慧 |
水墨畫家 |
慧心畫塾負責人,榮獲苗栗美展水墨類第一名,每年受邀苗栗縣美術名家年展,苗栗縣書畫教育協會理事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琪華 |
油畫 |
專注油畫已有26年,藉著畫筆訴說心中的熱情,無數個春夏秋冬,沉浸於創作樂此不疲,以畫筆記錄臺灣,用畫筆寫出臺灣的美麗與哀愁,並以抒情式的寫意方式,刻畫出臺灣的風土民情及動人美景。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陽熙 |
水墨畫 |
一直著力於現代水墨的探討,不斷提出水墨畫新的語彙,與傳統水墨畫大異其趣,作品喜游走於具象與抽象、現實與幻象間。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雅鈴 |
鍵盤手 |
Just Jazz Band鍵盤手。Just Jazz Band於1992年成立,主要從事戶外音樂推廣。其宗旨為『提昇音樂文化及教育、促進爵士與音樂多元生活化、推廣本土音樂、戶外音樂推廣,深入社會各地慈善音樂公益』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維安 |
國際彩墨畫聯盟祕書 |
彩墨作品纖細而雅緻,藉由主題式的發想表現心境無限自由的想像,及浪漫的人文情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麗雀 |
水墨畫 |
日本全日展水墨畫部之金牌獎及國際藝術大賞。國父紀念館及台北市立信義社區大學水墨畫教師、中華畫筌美術協會榮譽理事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陳麗雲 |
膠彩 |
作品深受美術舘、企業家、私人藏家的喜愛,藝術作品要能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别人。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麻瑞民 |
國畫技法研究、粉彩畫解析 |
透過畫筆用色彩豐富生活的單純。創作過程中,享受心的專注與寧靜,藉以追尋自我生命的純粹。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彭明通 |
蠟染 |
阿美族生活藝術家,多才多藝。作品富哲學意涵,含括蠟染、木雕、造型設計、咖啡調製等,蔬食料理設計與烹飪也多次獲獎。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彭庭沁 |
歌仔戲 |
雅韻歌劇坊團長。在彭團長努力帶領下連續榮獲新竹市傑出演藝團隊。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曾淑慧 |
油畫家 |
入選法國官方藝術家沙龍18次,青溪金環獎評審,文人政事379集,屏科大曾淑慧常設美術館,個展14次,春秋美術會會長。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曾進興 |
薩克斯風 |
Just Jazz Band團長。Just Jazz Band於1992年成立,主要從事戶外音樂推廣。其宗旨為『提昇音樂文化及教育、促進爵士與音樂多元生活化、推廣本土音樂、戶外音樂推廣,深入社會各地慈善音樂公益』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游樹林 |
壓克力、油畫 |
太平山之子,是馬拉松跑者亦是一位藝術家。馬拉松人生,創作更多感動人心的正能量畫作,不爲名利,只求傳之社會後代,讓有緣人欣賞。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湯潤清 |
陶藝 |
以雕塑手法呈現陶藝,並極具素描寫實功力,多數作品皆不上釉彩,藉此保持陶土原色,顯現出自然的諸般神韻。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賀恩壹 |
油畫家 |
國際最大的宏廣卡通動畫公司從事動畫和美術指導工作30年,接觸學習到大量視覺美術資料及培養創作想像力和紮實的繪畫基本功。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千萍 |
視覺藝術 |
喜愛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以繪畫形式記錄,希望將當下永遠留存於畫面,富有情感的可見回憶。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木郎 |
西畫(油畫) |
「努力!努力!再努力!畫出心靈的東西,就是跟別人不一樣!」從抽象和具象的混合來表達他內心的意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宇立 |
水墨畫 |
水墨畫家,花鳥、山水師承蔡茂松和林竹生,作品多次獲獎並受邀於國內外參加展出。現任南華大學、嘉義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利安 |
油畫、壓克力畫、水彩、藝術療癒、策展、企劃專案經理 |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EMBA藝術總監、103創辦台中市身心障礙藝術發展協會、榮獲106年衛年福部金鷹獎。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採雲 |
西畫(油畫水彩畫) |
憑著對繪畫的熱忱及喜愛,一路從國畫山水到油畫創作及書法作品皆屢獲肯定。用不同的媒材表現出不同的風格。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淑華 |
水墨繪畫 |
主修中文,教職退休後,興趣使然,與多位名師研習國畫,多次參加兩岸聯展及名家邀請展,藝術成就和文化貢獻,獲頒優秀藝術家榮譽證書,作品亦多次被入選刊登兩岸書畫家人物誌、藝文季刊、美術雜誌專刊等藝術相關刊物。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登貴 |
書畫 |
『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的名言以印證從『登』『貴』的說文而言以『行善無求福自來』作為跨越極品創作。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媽慶 |
專業木雕 |
黃媽慶藝師從日常中生活中取材,像荷花、昆蟲、魚、鳥等大自然動植物, 其作品力求保持原木的樸實本質。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靖瑜 |
新派作家(自由藝術創作設計者) |
新派作家,雖非本科系出身,也沒有顯著學畫淵源,但「靖瑜」愛上了畫畫,所以毅然決定選擇了自由藝術創作設計者。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黃慶源 |
水墨畫 |
社團法人台北市長遠畫藝學會理事長、財團法人台灣傳統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中華學術文教基金會董事、墨君堂黃慶源現代美術館館長、墨君堂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墨君堂書畫藝術教授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楊正雍 |
陶藝家 |
1998年以風吹荷動之意象呈現不對稱的律動曲線美感作荷風系列,至2003年作品已近成熟而獨樹一格!獲美國 Peabody essex 博物館收藏一件黃網紋荷風尖足洗,2013年鶯歌陶瓷博物館收藏一件黛釉茶葉末尖足洗。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楊雅萍 |
歌仔戲團長 |
鄉城歌仔戲劇團團長。鄉城歌仔戲劇團四度獲選為「台南市傑出演藝團隊」獎,他們以文化薪傳為目的,看戲、學戲、演戲,長久以來一直默默的耕耘,不辭辛勞,堅持為文化薪傳而努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葉俊杰 |
電腦繪圖 |
擅於以電腦繪圖創作,熱愛日本次文化的原因,許多創作都是以動畫的風格呈現。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葉時昌 |
油畫、書法、水墨畫 |
海峽兩岸藝術文化交流執行長、台灣亞洲大學教授。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葉雅鈴 |
樂團助理 |
Just Jazz Band 樂團助理。Just Jazz Band於1992年成立,主要從事戶外音樂推廣。其宗旨為『提昇音樂文化及教育、促進爵士與音樂多元生活化、推廣本土音樂、戶外音樂推廣,深入社會各地慈善音樂公益』等。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詹萬添 |
書法 |
曾獲得日本國際現代書道展佳作獎三次,總統府新春開筆特優兩次、金獎、銀獎多次及其他大小獎項。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鄒恆德 |
水墨、書法 |
以書法線條為基礎進而進入水墨,世界的殿堂。以多樣風貌展現,無論山水花鳥、書法均俱足,反映人生近年的「新境.心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廖孝瑜 |
鋼琴 |
鋼琴演奏家、音樂志工,帶領學生至安養院、安寧病房和日托中心表演慰問,累計34場次,深獲好評,2017年受持三皈五戒並受命推廣吉祥鼓。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廖瑞金 |
繪畫(口足畫家) |
3歲時罹患腦膜炎,失去說話、咀嚼能力,雙掌蜷曲萎縮,現以聲音的高低音調起伏與人溝通。18歲時,向許天得老師習畫,用腳夾筆,透過細膩線條與濃烈色彩,構圖充滿巧思,色彩運用靈活,洋溢的熱情色彩及細膩的畫風,常感動許多人,擅繪風景畫及抽象畫,作品深受好評。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劉美枝 |
西畫(油畫) |
劉老師用畫筆把剎那化成永恆,在畫中與景物對話,與生命對話,用畫筆再現大地的精彩容顏。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劉庭豪 |
彩墨畫 |
個人風格發展,期許能保留大面積自然的水痕流淌於畫面上,製造水分四處流動的視覺效果,使其看來有渾然天成的美感。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劉雪娥 |
膠彩畫 |
山水動情間,思筆暢天地
色染諸紙白;斑爛玻光漓
青綠巍峨山;翠彩幻四季
筆勒境此物;芸芸看海眾
心念不歇止;繪者然於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劉鳳娥 |
油畫 |
從年輕時起,對畫畫有著既深且厚的興趣與情感,常找尋畫畫的靈感並專注於油畫創作,藉著畫作表達對人、物及自然的觸動與內在感受,曾在各地參加多次油畫研究會年度大展、個展、雙個展及聯展,並曾擔任繪畫班指導老師。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劉德龍 |
水墨畫家 |
常州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仲晃 |
陶藝家 |
師承南投曾樹枝老師傅,喜歡柴燒用心性去看火,似無為而為,從不可知中去挑戰創作。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志榮 |
繪畫-多元領域創作 |
台北畫派、創始成員,台灣藝術家聯盟、亞洲藝術家聯盟、國產藝展中心、展覽策畫、視覺藝術協會創作經現代跨越後現代而躍入當代。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定憲 |
油畫 |
現任台南巿南瀛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自幼對繪畫美感耳濡目染,中西畫並進,以鄉土與自然的熱愛及關懷為主題,不拘表現技法形式,呈現自我內在的情境。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尚賢 |
攝影家 |
善於以鏡頭捕捉大自然細微變動的一剎那。微帶失焦晃動的景物,幽微難解,恍如記憶深處的印象即景。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俊章 |
水墨畫家 |
53載的畫筆繼續行雲流水,暢遊人生,豐富生命。退休三年,精研畫技,潛心畫作,畫域更廣。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淑珠 |
水墨繪畫 |
以個人經歷、學養,融入主觀表達其意象,合中西繪畫思潮,具時代性與原創性,以抽象多變的技法與構圖用色,極具個人風格,得以出入傳統與現代,悠遊任運於西方技巧,展現筆意墨趣創新意。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榮杉 |
寫作 |
籠雞有食湯鍋接近 難避白刀四放 野鶴無糧天地寬旋 悠悠遨遊四方 者見其生不忍食其肉耶 善哉善哉 萬物同靈性也。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榮鏜 |
油畫 |
畫作中凝聚了豐沛的情感,寫生技巧精練,自然風景幻化心象,具象間緩緩流入抽象形式,讓欣賞者不知不覺融進畫作中。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蔡豐名 |
綜合媒材、抽象畫 |
綜合媒材、抽象畫、書畫藝術家,畫作的靈感與題材,來自生活感受,真實和自然,意境幽雅深遠,充分展示藝術博大精深內涵,深受各界喜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鄭杏姿 |
油畫家 |
在1998年毅然投入繪事,迄今也已20載。走到現在,冀求不斷的自我突破,有時感覺困厄不知該如何下筆,苦思不得,但靈光乍現,就豁然開朗,揮灑自如酣暢無比,繪畫的樂趣,樂無窮!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鄭采駖 |
西畫(油畫) |
因為一個夢想,催促自己不斷地走下去。凡是美好的,悸動的人、事、物能用畫筆保存下來,是踏實而開心的。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鄭隆昌 |
油畫、素描、網頁動畫 |
雲林縣口湖鄉人,雲林斗六耕雲畫會及濁水溪書畫協會會員,自學生時期作品即數次獲獎。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鄭德宣 |
古琴藝術家、古琴製作大師 |
台灣古琴製作和修復的第三代菁英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蕭妙修 |
油畫 |
創作主題,以風景為主,將旅遊及生活中令人感動的時刻,透過人生粹煉的內化,融入中國水墨畫觀念,於靜謐中畫出活力,素樸中韻出意象,創作中導入生靈,感受耐人尋味的詩意氣息,及內斂的現代東方美學意境,藉由視覺藝術傳導與顯現其意境,分享給社會大眾。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謝孝德 |
西畫(油畫) |
臺灣倡導新寫實主義畫派創始人。用畫反映社會現況。勇於創新突破極限。二度被列入世界名人錄及百科全書。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謝智良 |
彩墨繪畫 |
作品以名勝及風景為主,也繪鄉居景緻、田間農事及生活趣味,功力深厚,感情豐富,以水墨呈現純樸、多彩,卻不失恬淡的氣息。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謝義錩 |
油畫家 |
跨界於藝術創作,前衛設計、建築產業的風雲人物。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簡政興 |
木器雕刻 |
擅長荷葉鏤空雕法,創作結合力學與美學,並從寫實與抽象間深入意象之境,突破傳統框架,將精雕細琢技巧,結合人文美學,詮釋原木經鏤空雕刻後的木雕藝術,大膽表現來自生活感受與生命的真情流露,木雕作品充滿生命與禪意。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藍偉文 |
木器雕刻 |
融合集結各家優點於一身,並且又靠著自身對木雕藝術的堅持與毅力,在創作的技法和觀念上,更加精益求精。其佛像木雕,擅長以素描手法及棉條美感創作,同時,以實驗的精神,尋求題材及技法的突破,由孕育生命的起源,進而省思觀照創造生命的價值。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魏宗德 |
水墨畫 |
自幼愛好書畫,1963年起長年與國內名家遊,擅水墨、書法。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魏玲月 |
歌仔戲演員花旦 |
鄉城歌仔戲劇團團員。鄉城歌仔戲劇團四度獲選為「台南市傑出演藝團隊」獎,他們以文化薪傳為目的,看戲、學戲、演戲,長久以來一直默默的耕耘,不辭辛勞,堅持為文化薪傳而努力。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羅彩琴 |
油畫 |
在畫布上揮灑其創作理念,跳脫規律性的技法、線條、筆觸,以渾厚的色塊,奔放的觸角來揮灑她的彩色人生。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蘇奕榮 |
畫家 |
擅長人物肖像及油畫,素有“台灣畢卡索”之美譽。現代藝術的幻變表現手法,放棄對空間、人物形象的描繪,轉為以多彩、線條、和人物整體造型互為一體的表現,過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實為現代藝術開闢另一畫風。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
囍芸 |
水墨畫 |
從小不良於行,一路跌跌撞撞走來,完成了學業,前幾年提早退休後,便從水墨畫之創作,跟從數位老師學習後,則專攻梅蘭竹菊的畫作,我不是什麼大師級的人物,只是一個對繪畫有了興趣的殘障朋友,希望大家也能像我一樣,勇敢継續前進。 |
藝術家相片或作品之連結
|